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質量控制培訓公開課
質量控制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全流程全員協同的零缺陷質量管理
【課程編號】:MKT004142
全流程全員協同的零缺陷質量管理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時間安排】:2025年01月16日 到 2025年01月17日3600元/人
2024年09月07日 到 2024年09月09日3600元/人
【授課城市】:青島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全流程全員協同的零缺陷質量管理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濟南
【課程關鍵字】:青島零缺陷質量管理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課程介紹:
質量是企業的生命線,沒有質量就沒有明天。產品質量問題讓眾多“品牌”走向破產。
高質價比才是真競爭力。質量是卷贏的前提,沒有質量的低價不可持續。
返工是最大的浪費。一次做好的質量,就是降低成本,就是增加利潤。
在極度內卷的環境下,高質量已成為競爭的下限。現實是,企業的各類質量問題頻發:
品管人員四處救火,疲于奔命;
生產人員頻繁返工,無效勞動,生產成本上升;
客戶投訴不斷,交貨期一拖再拖,客戶持續流失;
系統缺乏預防機制,品質問題再發頻發;
全員(高管)缺乏質量意識與常識,質量異常措施就是處罰+加嚴檢驗;
員工認為質量就是質量部的事,質量與生產、采購等部門對立嚴重
.....
本課程站在企業競爭的高度,以全員參與的質量文化為保證,通過“全員、全部門、全過程” 質量管控,提升“物的品質、事的品質、人的品質、環境的品質”,最終實現 “零缺陷、感動客戶”的企業目標。
目標學員:
生產企業高層管理人員;質量總監、經理;生產總監、主管;其他部門經理、主管及相關人員等。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 認知篇:構建零缺陷質量認知
一、零缺陷的六個來源
質量檢查出來的:事后把關
質量制造出來的:過程控制
質量設計出來的:事前預防
質量管理出來的:流程再造
質量經營出來的:戰略決策
質量習慣出來的:企業文化
二、質量十問
為什么員工質量意識淡薄?
為什么各部門管理者質量協同難度大?
為什么生產部門成為了公司的“收尸”部?
為什么某個領導一句話或者簽個字就能質量放行?
為什么質量會成為了“扯皮會”?
為什么質量最終還是依賴檢驗?
為什么產品變更頻率大且在生產過程才能發現?
為什么“特采”或讓步接收成為了常態?
為什么 QE 變成了高級 IPQC,SQE 變成了高級 IQC?
為什么質量策劃功能缺失,只有質量檢驗與判定?
三、質量管理的六大系統
市場營銷系統與質量目標管理
設計開發系統與質量目標管理
技術工藝系統與質量目標管理
采購供應系統與質量目標管理
生產制造系統與質量目標管理
倉儲物流系統與質量目標管理
第二部分 行動篇:供應商質量管理的五個支撐
一、供應商質量管理“四角鏈”確立
供方·八項保障條件構建
質量·八頂關鍵行為植入
技術·八項措施協同賦能
采購·八項合作條款驅動
二、供應商質量管理的核心
供方管理大會十個基本要素
供方輔導扶持十個步驟路徑
供方質量保障協議十個核心要點
供應商“畫像”沙盤活動(方案研討)
SQE 職能畫像與功能拓展
產品及物料入廠免檢實施方法
第三部分行動篇:內控質量閉環管理的十大場景
一、客戶需求評價
構建“鐵三角”評價模型
差異化需求引導
質量、技術、銷售協同評價
源頭質量策劃
二、產品設計開發
質量 80%是設計出來的
成本 80%是設計出來的
通標化 VS 差異化
產品定型與質量評價
三、標準建立導入
建標:符合應用場景
訓標:指導崗位操作
督標:規范實施落地
標準化 VS 經驗主義
SOP 標準作業指導書
四、工藝設計導入
工藝質量保障六大要素
防錯工具在工藝中的應用
先固化再優化
五、工裝制具與模制具制作導入
防錯防呆設計制作
質量保障工具載體
實際應用場景分析
六、訂單評審
構建質量與交期雙評審機制
質量“錯題本”應用
將異常預防在訂單下達之前
七、進料把關
標準依據確立關鍵
實物樣版參照形態
客供品處理方式
特殊狀態管理方式
八、制造過程管控
產前質量預審的方法
過程異常履歷表構建
人崗技能有效配置方法
質量風險崗位防范方法
弱化過程檢驗形為
九、售前復盤
1:10:100 質量定律
功能與實驗確認方式
全面復盤工具應用
十、客戶滿意度評價
客戶滿意度評價的時機
客戶滿意度評價的維度
評價結果與質量改進
被動投訴 VS 主動服務
服務是企業的壽命
張老師
資深實戰精益運營管理專家,班組職業化訓練領導者
具有聯想、富士康等企業十余年生產現場、質量管理、供應鏈工作經歷
年均授課200天以上,廣受歡迎的實戰導師
國資委、人社部、共青團中央等單位特聘評委、導師
暢銷書《砍掉浪費》《中國智造轉型升級之路》《匠心智造》作者
○ 20余年以制造強國為使命,致力于精細化管理和一線人才培養,通過培訓與輔導方式服務中國制造業,其中包含山東制造業100強中的60多家,培訓學員累計超50,000人次。代表性企業有:
食品(伊利乳業、稻香村、雙匯、金鑼、華潤雪花、燕京啤酒、汾酒集團...)
醫藥(華潤三九、諾和諾德、仁和、修正、石藥、新華制藥、魯南制藥...)
化工(冀東水泥、南方水泥、中聯水泥、中鋁、中石油、云天化、東明石化...)
汽車(宇通客車、中國中車、廣州本田、陜汽集團、龍工集團、三一重工...)
設備(西安航天、國家核電、沈鼓集團、秦川機床、許繼電氣、海康威視...)
其他(京東方、歌爾股份、海信、澳柯瑪、美的、日立、格蘭仕、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