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管理培訓分類導航
企業管理培訓公開課計劃
企業培訓公開課日歷
2025年
2024年
項目管理培訓公開課
項目管理培訓內訓課程
熱門企業管理培訓關鍵字
業務需求分析及產品設計實戰
【課程編號】:MKT060150
業務需求分析及產品設計實戰
【課件下載】:點擊下載課程綱要Word版
【時間安排】:2025年07月28日 到 2025年07月30日7800元/人
【授課城市】:上海
【課程說明】:如有需求,我們可以提供業務需求分析及產品設計實戰相關內訓
【其它城市安排】:成都
【課程關鍵字】:上海業務需求培訓,上海產品設計培訓
我要報名
咨詢電話: | |
手 機: | 郵箱: |
培訓背景
當前數字化浪潮席卷全球,市場競爭日益白熱化,企業對業務需求分析及產品設計的能力,已成為決定其生存與發展的核心競爭力。許多企業在業務推進過程中,普遍面臨需求分析不精準、產品設計與市場脫節等痛點:需求調研浮于表面,導致產品功能冗余或缺失;產品設計缺乏系統性規劃,無法有效整合資源,造成開發周期延長、成本增加。這些問題不僅影響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更制約企業的長期發展。
本課程通過深度剖析行業前沿案例、傳授實用方法論與工具,助力學員掌握從需求挖掘、分析到產品設計、落地的全流程技能,為企業打造貼合市場需求、具備強大競爭力的產品,實現高質量發展。
《業務需求分析及產品設計實戰》是一門旨在提升學員在業務需求理解和產品設計方面能力的專業課程,課程目標是:
幫助學員掌握系統的業務需求分析方法,能夠準確識別和理解客戶需求、市場趨勢以及企業戰略目標,為產品設計提供堅實的基礎。
培養學員的產品設計思維,使其能夠將業務需求轉化為具有創新性、實用性和市場競爭力的產品方案。
提升學員的團隊協作和溝通能力,確保在業務需求分析及產品設計過程中各部門之間的高效合作。
通過實戰案例和項目實踐,讓學員積累實際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培訓對象
產品經理、項目經理、市場調研人員、業務分析師、產品策劃人員、設計開發人員、對業務需求分析和產品設計感興趣的其他人員。
培訓收益
本課程全過程貫穿實際案例,結合案例講解使學習者很快掌握業務流程分析、用戶需求獲取、需求建模和需求變更控制等知識,熟練使用需求分析的相關工具和模版。達到的目標具體如下:
學會從業務調研、流程梳理、需求分析、整體方案設計、領域建模、信息架構設計、原型設計、交互設計、UI設計和用戶體驗度量等方面,從0到1設計一款B端產品以及從1到N調優一款B端產品;
掌握需求捕獲方法與溝通技巧;
掌握需求分析的方法包括流程分析、數據分析、角色場景分析等分析方法;
理解并掌握UCD設計的原理;
熟練使用需求建模工具;
理解需求基線的意義和作用;
深入理解并掌握需求變更管理與控制方法;
掌握需求基線管理;
掌握需求可跟蹤性管理;
掌握需求文檔化建設方法;
熟練使用需求分析與管理工具;
通過最后的實戰演練鞏固所學內容。
課程大綱
一、數字化產品經理
1.數字化企業4大特征
2.12種數字化產品
3.數字化產品經理6種技能
4.數字化產品經理3層能力
5.數字化轉型模型
6.數字化轉型3個階段
7.數字化思維定義
8.實戰案例:某制造業企業的數字化思維
9.實戰練習:用數字化思維解決問題
二、業務調研
1.調研流程
(1)調研前
(2)調研中
(3)調研后
2.調研目標
(1)提煉原始信息
(2)設定調研目標
(3)明晰調研思路
3.分析角色/干系人
(1)調研對象
(2)識別重要性
(3)確定角色代表
4.調研計劃
5.調研內容
(1)痛點、需求和功能
(2)處理原則
6.調研方法
(1)4種常用方法
(2)以流程為主線的業務
(3)以非流程為主線的業務
7.角色/干系人痛點/需求表
8.輸出角色/干系人畫像
9.業務調研報告
(1)調研背景和目的
(2)調研計劃
(3)調研人員
(4)調研結果(現狀、描述、問題和期望)
(5)待跟進事項
10.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業務/需求調研
11.實戰練習:使用用戶體驗地圖工具發現業務問題
三、流程梳理
1.定義和目的
2.兩種方法
(1)ESEIA法
(2)DMAIC法
3.隱形流程顯性化
(1)收集流程信息
(2)流程分析與設計
(3)設置管控點
(4)編寫流程制度文件
4.顯性流程標準化
(1)現有流程分析與診斷
(2)目標流程標準化設計
(3)流程文件調整
5.流程驅動設計
(1)業務流程
(2)功能流程
(3)頁面流程
(4)操作流程
(5)數據流程
(6)狀態流程
(7)跨職能流程圖
(8)數據流程圖
(9)時序圖
6.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流程梳理
7.實戰練習:使用ESEIA法重新梳理某流程
四、需求分析
1.客戶細分及流程
2.6種需求落差
3.端到端需求管理流程/閉環框架
4.需求定義三角模型
5.需求挖掘
(1)場景思維JTBD(三大挖三小挖)
(2)破解一句話需求2種策略
(3)吸引力模型
(4)用戶體驗地圖
(5)洞察法標準句式
(6)需求表達/體現3種方法
(7)用戶訪談2套萬能模版
(8)數據分析
(9)競爭取舍線及競品分析
(10)需求采集表2套通用模版
(11)常見6種偽需求
(12)判斷需求真偽價值公式(業界獨創)
(13)綜合指數法判斷需求真偽
(14)KANO模型判斷需求真偽
(15)常見4種需求分類
(16)痛點癢點爽點判斷的3個標準句式
(17)常見7種痛點需求
(18)非痛點需求轉痛點的5種方法
(19)定義需求優先級的5種方法
6.需求分析流程
(1)核心框架
(2)過程和工具
(3)產品包(DFX)
(4)功能需求和非功能需求
7.需求分析6步法
(1)原始需求
(2)初始需求
(3)客戶痛點
(4)系統特性
(5)功能需求
(6)非功能需求
8.產品化/標準化
(1)配置
(2)對象編輯器
(3)流程編輯器
(4)前端組件
(5)低代碼3種模式
(6)功能標準化3種方法
(7)提高通用性3種方法
(8)提高可配置程度3種方法
9.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6步法需求分析
10.實戰案例:華為的產品化標準化策略
11.實戰案例:某B端知名軟件功能層面的產品化標準化
12.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通用性和可配置
13.實戰練習:使用三大挖三小挖法挖掘/洞察提煉需求
14.實戰練習:用價值公式判斷某需求的真偽
15.實戰練習:基于吸引力模型繪制競爭取舍線
16.實戰練習:使用6步法進行需求分析
五、整體方案設計
1.產品方案設計
(1)產品矩陣定位和邊界
(2)上下游外圍系統
2.功能模塊方案設計
(1)梳理功能模塊的數據和功能流轉順序
(2)設計功能模塊數據流實現業務閉環
3.實戰案例:某推薦引擎產品的整體方案設計
六、領域建模
1.領域驅動設計
(1)微服務
(2)基礎概念
(3)分析需求識別實體
(4)多個維度劃分子域
(5)分析實體建立關系
(6)走查場景優化模型
(7)統一名詞形成共識
(8)子域內流程驅動設計
(9)案例實操
2.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領域建模
七、信息架構設計&
原型設計
1.信息架構
(1)組織系統
(2)標簽系統
(3)導航系統
(4)搜索系統
2.原型設計
(1)3種原型
(2)原型設計5步法
(3)原型設計誤區
3.導航
(1)Web端常見2種導航
(2)移動端常見7種導航
4.工作臺
(1)駕駛艙(動態儀表盤)
(2)普適性功能(全局數據、資訊通知、快捷入口)
(3)個性化功能(個人數據、待辦待閱、流程進度、工作日程等)
(4)自定義工作臺
(5)移動端工作臺
5.列表
(1)表格列表
(2)卡片列表
(3)移動端8種列表
(4)組件/控件設計
6.搜索/篩選
(1)輸入框搜索
(2)單選/復選篩選
(3)獨立/聯動篩選
(4)自定義搜索
(5)移動端7種搜索
(6)移動端3種排序
(7)移動端4種過濾或篩選
7.審批
(1)串行審批
(2)并行審批
(3)擴展功能
8.數據可視化
(1)原則
(2)流程
(3)信息設計路徑
(4)信息點可視化設計
(5)信息維度分析
(6)信息組件設計
(7)信息組件布局
(8)色彩動畫完善
(9)圖表選擇
9.數據驅動決策智能
(1)狀態感知
(2)實時分析
(3)科學決策
(4)精準執行
10.數據分析報表
(1)描述:發生了什么
(2)洞察:為什么會發生
(3)預測:將來會發生什么
(4)決策:應該怎么做
(5)數據報表設計
11.權限設計
(1)RBAC 4種模型
(2)多系統的用戶權限設計
(3)功能/數據/角色的權限設計
12.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單元級/系統級/SOS級數據智能
13.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權限設計
14.實戰案例:某B端管理系統的信息架構&原型設計
15.實戰案例:某系統的數據可視化
八、交互設計交互設計原則
1.狀態可感知
2.貼近用戶認知
3.操作可控性
4.一致性
5.防錯性
6.識別好過回憶
7.靈活高效
8.審美極簡
9.容錯性
10.個性化幫助
交互設計4策略
1.刪除
2.組織
3.隱藏
4.轉移
全程案例:背景挑戰
1.主題:從挨罵到業績增長3倍
2.背景:行業、用戶、公司、產品
3.挑戰:PM挑戰
4.需求:公司、產品、PM
全程案例:問題痛點
1.問題或痛點定義:標準否定句句式
2.問題或痛點發現:可用性測試+客服
3.用戶畫像:新用戶、老用戶、PM
4.新用戶場景故事
5.新用戶需求痛點
6.老用戶場景故事
7.老用戶需求痛點
8.PM場景故事
9.PM需求痛點
全程案例:解決方案
1.備選方案失敗
2.為什么要用用戶體驗地圖
3.用戶體驗地圖確定新老用戶痛點
4.五則運算術(序、加、減、乘、除)
5.四類信息法(地毯、探索、已知、返回)
6.兩種檢驗法(卡方檢驗和T檢驗)
7.改版后的關鍵指標效果展現
8.帶來的價值闡述(客戶、我方價值)
全程案例:成功要素
1.兩個關鍵點:關鍵任務關鍵環節
2.一個破局點:改變元素之間的關系
3.兩種檢驗法:卡方和T檢驗
此全程案例曾獲百度產品經理P序列最佳課程開發獎
九、UI設計
1.視覺噪音
2.主次、對比、相似性、分層
3.視覺流
4.配色和排版
5.UI規范
十、用戶體驗度量
1.用戶體驗度量定義
2.用戶體驗度量模型概覽
3.阿里云UES度量模型(指標、方法、公式和工具,適用于B端)
(1)易用性
(2)一致性
(3)滿意度
(4)任務效率
(5)性能
專家老師
閆老師實戰派資深講師
百度技術學院優秀講師,產品經理最佳課程開發獎獲得者,某知名企業產品總監,某集團產品委員會副主任;機械華章和電子工業出版社簽約作者;資深產品教練和數字化轉型顧問;15年+產品經驗,10年+產品團隊管理,6年+移動產品,5年+產品運營,音樂個性化推薦、旅游門戶社區(千萬級)、SNS(億級)、個性化資訊閱讀(百萬級)、電商、兒童故事top1音頻應用(千萬級)、智能音箱及機器人對話AI產品、C端&B端&G端K12智慧課堂產品等
18年+C&B&G端產品研發和運營實戰經驗,服務知名企業客戶100家+;著有暢銷書《神一樣的產品經理:基于移動與互聯網產品實踐》和《產品心經:產品經理應該知道的72件事》,累計重印40余次,其中《神一樣的產品經理》(簡稱)曾獲當當網2012年度計算機網絡十大暢銷圖書。擅長戰略規劃、需求分析與管理、產品設計、精益產品創新、產品運營、數字化轉型、華為IPD產品管理、設計思維創新和NPDP實戰等。
楊老師 | 國家部委信息化高級顧問
高級需求分析師,IBM軟件學院、IT產品管理與營銷專家;ISO國際標準組織SOA組中國區代表(首批4人小組成員);被聘國家部委信息化高級顧問和軟件工程標準起草人(主筆的國家軟件標準已頒布,并成為國際提案);2015年,赴美國任eTech startup公司聯合創始人,負責產品管理和技術對接工作;撰寫了《面向服務的軟件體系架構》、《信息化工程實施技術要求》、《信息化建設標準規范》等行業標準,提出了《體系結構設計方案》、《十二五信息化建設項目規劃》等咨詢意見,編著《SOA用戶指南》、《軍隊SOA》、《中國SOA最佳實踐及云計算融合實踐》等書籍。
曾為中國人民銀行、中國人保、中國石油、華為、聯想公司等數百家企業提供培訓咨詢,培訓風格注重與企業現狀結合,實用性、互動性強,深受企業及學員的好評。